{{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團拆直播請至 Youtube 頻道觀看
新系列熱烈開賣中!
此文由小聯盟觀察員 Simon 撰寫提供
--
經過許久的等待,Bowman 三兄弟裡,價格最親民、同時也是風險最高的系列 - Bowman Chrome 將於9/13正式上市。以國際球員為主體的 Bowman Chrome(以下簡稱 BC),單盒卡價較低,平均拆一張簽名的價格也是三兄弟中最低的,當然 Topps 並不是甚麼慈善機構,低價背後潛藏著國際球員養成的高風險。不過別誤會,國際球員的卡價,不一定遜於美國本土球員。只是國際新秀最早16 歲就能簽約,與美國高中畢業生17、18 歲,大學生 21 歲才能投入職棒的基層環境不同,BC 系列出現養成失敗率較高的情況在所難免。也因此如何買的聰明,團拆選到會養成的球隊,便成了 BC 系列重要的套利法則。本篇就來推薦一些 2025 Bowman Chrome 優秀的買隊選項!
Tier1 巨人 | 洋基 | 運動家 | 紅雀 | 金鶯
巨人絕對是今年 BC 最貴的球隊,除了有 2025 國際自由市場排名只輸朗希的 Joshua Gonzalez,還有堪稱近年最強落選秀的 Bo Davidson,兩位選手都已經是目前 Baseball America 百大榜單上的選手。前者早在 16 歲就已在 U18 世界盃資格賽嶄露頭角,後者展現的技能包,也遠超選前各路球探的評價。
Joshua Gonzalez可以說是這次BC的最大頭
洋基是另一支同樣有兩位百大入選的球隊,分別為 Carlos Lagrange 與 Cam Schlittler,只不過因為兩位皆是投手,才將洋基排在巨人之後。Lagrange 挾帶破百 mph 的火球,本季 K9 值高達12.78;已上大聯盟的 Schlittler,本季曾有5局完全比賽的演出,隨著賽季進行有越投越穩的跡象。
洋基今年BC一堆好投,Cam Schlittler就是其中之一
運動家出現在 T1 並不全然因為大物1st auto,主因還是這系列有機會拆到 Nick Kurtz 的 red rc。以 Kurtz 目前的表現,要兌現 red rc 新人王獎賞的100 鎂 fanatics 購物金不成問題,且持有者可以好好思考是否要立即兌換,畢他是真的有機會拿到 MVP 或其他生涯成就以此累積更高額的兌換金。
除了 Kurtz 的 red rc 外,運動家這次還有今年簽約金破百萬的日本二刀流選手森井翔太郎,還放進了 Bowman Draft 沒出到的 LSU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冠軍三壘手Tommy White,另一支 Ayden Johnson 也是打擊優異,且高居今年國際新秀第 12 的好手。3 張 1st 簽都具備平均以上的潛力,沒有明顯的守門員。
上圖為今年 Bowman Chrome 新出的 International Refractor 版本簽名,融入該國際球員的出生城市配上銘文題字讓簽名卡更具收藏價值,以森井翔太郎為代表的這張富士山背景真的超美......
今年 BC 的名單裡紅雀、金鶯兩隻鳥,都有入選 Pipeline 或 BA 百大榜單的選手。紅雀 Rainiel Rodriguez 季初屠殺新人聯盟,18 歲的 Rodriguez 目前在 1A 穩定往捕手砲的路線發展。金鶯 Nate George 集打擊能力與速度於一身,本季打擊率超過 3 成,盜壘也有望突破 50 次。
Tier2 大都會 | 老虎 | 道奇 | 太空人 | 小熊 | 水手 | 國民 | 勇士 | 守護者
T2 球隊雖然欠缺百大新秀,不過多為今年國際新秀排名前 10 的好手。例如老虎 Cris Rodriguez 以破隊史紀錄的 320 萬簽約金加盟,加上老虎近年農場養成改善成效明顯,是值得長期追蹤的人選。大都會 Elian Pena 拿今年國際市場次高的 500 萬簽約金,且已在新人聯盟展現長程砲火。在此奉勸大都會球迷,不需等待年底沒選到太多好貨的 BD,直接將預算all-in BC 就好。
今年 BC 的道奇想必是各位台灣球迷爭搶的球隊,小柯–柯敬賢的首張簽名紀念性意義十足。以小柯出色的身材條件,加上道奇隊國際新秀循序漸進的扎實養成,有機會長成下個世代的國家隊主砲。預期無論國內外團拆,將能見到台灣收藏者為小柯殺紅眼的盛況。(不要再網內互打啦~~)
太空人 Kevin Alvarez 是筆者私心推薦的好貨,雖然名為 Alvarez,但他的模板上限其實與 Kyle Tucker 較接近。打擊技巧與力量都在平均水準之上,被認為是本年度國際新秀最成熟的打者。另外隊排第五的投手 Miguel Ullola 球威頗猛,只要能改善控球,他會是至少3號等級的先發。
小熊、水手皆是近年非常會養國際新秀的球隊,目前都有多位國際球員進榜百大。今年 BC 水手有國際新秀第六的 Yorger Bautista,小熊則有第十的 Juan Cabada。另一名小熊簽下的大物 Wilfri De La Cruz 已隨 Andrew Kittredge交易案送往金鶯農場,金鶯近年培養國際新秀也算頗有心得,這些在優質農場成長的幼苗,是 BC 系列中稍微安全的隊伍選項。
小熊名單內有兩位排在前15的國際新秀,名單深度頗高
今年BC系列不同於以往清一色都是國際新秀 1st 簽,還參雜了少數選秀出身的好手。國民去年二輪的高中游擊 Luke Dickerson 就是其中一例,去年國民首輪跳選 Seaver King,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省錢並利用高額簽約金說服 Dickerson 加入,可見其受重視的程度。
勇士與守護者出現在 T2,算是筆者自己私心推薦的隊伍。勇士可以拚看看 Drake Baldwin 的 red rc,根據 8/24 更新的新人王賭盤,Baldwin 持續位居國聯新人王前兩名。此外勇士與守護者各有 Diego Tornes、Juneiker Caceres 這種揮棒速度優異的國際新秀,若價格不高,會是買隊值得一玩的選項。
Tier3 馬林魚 | 天使 | 遊騎兵 | 光芒 | 皇家 | 教士 | 紅襪 | 釀酒人
T3 前兩支隊伍馬林魚及天使,事實上,本次都有稱得上國際大物的幼苗。馬魚這邊有 Salas 家族的小弟 Andrew Salas,天使這邊有本壘板紀律佳、擊球爆發力優的 Gabriel Davalillo。問題是這兩隊養國際新秀打者,都是出了名的糟,能否兌現天賦恐怕得先打上問號。
遊騎兵、光芒、皇家,沒有太多排名靠前的國際新秀。不過這些隊伍 1st 簽名數夠多,都至少 4 張以上,特別是皇家,一共有多達 7 位選手的 1st auto。其他系列單隊簽名數多意義不大,不過國際新秀為主的 BC,本身就是福袋性質高的系列,拆中的球員哪天暴漲、卡價翻倍也說不定。
除了養成以外,國際新秀講究的還有球團駐點球探的功力,教士、紅襪、釀酒人近年在取材上,總能掏到砂礫堆中的黃金。例如今年殺翻 2A 的 Henry Baez、百大新秀 Jesus Made、Jhostynxon Garcia 當初簽約金都沒破百萬,如今已是備受期待的明日之星。儘管這三隊今年都沒有簽超級大物,但若有異軍突起的新人從這三隊竄出,也不必太意外。
Tier4 海盜 | 雙城 | 響尾蛇 | 紅人 | 落磯 | 費城人 | 藍鳥 | 白襪
T4 的球隊雖然大多有簽國際新秀,但名氣較不響亮,連要擠進球隊農場前30都稍嫌困難。以海盜與雙城為例,兩支賣家球隊在今年交易截止日,農場皆擴充不少戰力,使得季前簽下來的國際新秀,排名被擠出隊排前30,好在兩隊幾位 BC 新人像 Johan De Los Santos、Haritzon Castillo 數據表現不錯,未來有機會靠表現重新爬回 top 30。
響尾蛇、紅人這次都有非 1st 的好貨可以抽。蛇蛇的部分當然是台灣好手林昱珉的新人簽,前次 Bowman 只有 1st,這次再出卡雖然可能沒有1st logo,不過仍是玉米在 Topps正規系列的第一張簽。紅人則可抽名人堂球員 Tony Perez 的復刻亮簽,這種傳奇復刻簽一旦中了,價格輕鬆海放大頭新秀。
即使今年低潮,玉米的第一張簽名應該還是能吸引不少台灣玩家收藏
剩餘四隊包含落磯、費城人、藍鳥、白襪,本次 BC 新秀偏少,且欠缺大頭。這些隊伍的球迷,可考慮將銀彈留到年底 BD,四支球隊今年首輪新秀各方面都完勝 BC 系列新人,且除了費城人,另外三隊都在首輪挑高中生,預期到時候選隊價格不斐。
結語–選個好隊才是BC的致勝關鍵
正如開頭所說,國際大物多在 16 歲簽約,往往須經過多年歷練才會到大聯盟,養成風險極高。 換句話說,要想在此一系列拆到能成功生存至大聯盟層級的國際新人,需要所屬球隊有眼光獨到的球探及完整的養成系統。希望本篇講到的新秀與球隊背景資訊,能帶給接下來想選隊團的玩家們一點參考與指引。